政策文件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制定本工作方案。
10
2022/0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制定本工作方案。
25
2022/07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24
2022/0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发挥好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我部决定成立2021—2025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7
2021/11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我委制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在课程教材、教育教学等育人环节认真贯彻落实。
23
2021/07
示范课程
外国语学院
教师:崔璨
45822人
商学院
教师:刘后平
7247人
文法学院
教师:白秀银
42433人
外国语学院
教师:庄严
31736人
沉积地质研究院
教师:文华国
1997人
地球科学学院
教师:霍艳
7083人
地球科学学院
教师:程文斌
7178人
地球科学学院
教师:董树义
6470人
研究成果
高校思政工作怎样与时俱进
在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强调对“议程设置”的引入,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议程设置”引入的目的已不再仅仅是聚焦目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大学生对网络社会中思想、现象、问题等给予正确的看待,进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互联网传播视角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
从社会学角度看,“人”(含个体及群体)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其中的逻辑关系主要由互联网技术生成。根据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观点:一方面,在高度繁荣的物质社会,信息与媒介处于等价地位,人只有先掌握了某种媒介,才能获取相应的信息生产、传输、接收等能力;另一方面,媒介是人在传播学意义上的“延伸载体”,它可以在时空关系割裂的状态下保留传播价值,将此时此地的信息迁移给彼时彼地的人群,如纸媒满足了人的视觉延伸需要,音频满足了人的听觉延伸需要,影视满足了人“视听触感”综合延伸的需要等。聚焦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现状,互联网技术在“思政信息→教育介质→高校学生(人)”的逻辑关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高校积极展开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构建与应用是学科改革的应有之义。《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 年 5 月版)一书由杨伯成著写,作者以高校思政教育者与研究者的身份对于互联网传播视角下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现状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发展方案。
社会转型期思政话语体系如何转型
思政话语体系是思政教育的表达工具,也是思政教育的传播载体,其具有意识形态性、可接受性及时代性等特征。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思政话语体系在主导力、吸引力、亲和力、辐射力等方面面临着困境。因此,思政话语体系需要在内容、价值、理念、表达方式方面进行转型,以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
网络时代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英勇无畏的革命斗争、艰苦卓绝的建设发展和奋勇前行的改革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一系列物质精神财富。红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大量真实案例、鲜活素材扩充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具有十分突出的育人价值。以红色资源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衍生出的一系列信息技术手段,以大数据实现红色资源的全面开发与精准利用, 以 VR 技术实现红色资源的具象化呈现,依托新媒体平台构建红色资源师生共享机制
名师简介
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